文化中国行丨“保护好、传承好我们的长城资源”-凯发官网首页

[编辑:颜亚楠]

“保护好、传承好我们的长城资源”

——河北省长城保护员业务培训班(第一期)活动侧记

图片

“每一位长城保护员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,要时刻保持对长城的敬畏之心,用实际行动诠释对文物保护的忠诚和热爱……”6月14日至15日,河北省长城保护员业务培训班(第一期)活动在武安市举行,邯郸市29名长城保护员齐聚一堂,共同学习。

长城是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,也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、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。邯郸境内长城遗址遗存丰富,经国家文物局审查认定,邯郸市长城由战国时期长城资源和明代长城资源两部分组成,共39处,其中武安市明长城19处,涉县战国长城3处、明长城16处,磁县战国长城1处。这些长城在当时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,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。

自2016年《长城保护员管理办法》出台后,邯郸市相继在长城点段设立长城保护员共29名,他们都是长城所在地的居民,熟悉长城资源情况,热心长城保护工作,并具备巡查和看护长城的工作能力。

“长城保护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,更是一项传承中华文明、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事业。”武安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李王生表示,由河北省文物局、河北省长城保护协会主办的长城保护员业务培训班(第一期)在武安市开班,这既是对邯郸长城保护的关注和厚爱,也是对邯郸长城保护工作的鼓励和支持。

在为期两天的培训班中,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、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、河北地质大学、山西省文物遗产保护研究院等单位的6位专家分别对长城保护员进行了授课,内容涵盖中国长城的保护及管理、长城保护员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、长城文旅融合发展实践与探索等,课程丰富,实用性强。

图片

6月15日,29名长城保护员与授课专家共同前往武安市境内的盘根塞山口长城1段实地考察。在登上海拔1300多米的山顶、见到400多米长的长城遗存后,长城保护员纷纷围住专家询问长城的相关知识。“从这一段遗址可以看出,其砌筑方式是毛石垒砌,依据山势而建,以险制塞……”河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李文龙向大家解释。

“在长城遗址周边,尽可能少地放置现代文明的物品,以保持原汁原味的环境面貌。在开发利用上,尽量保持自然……”在大家探讨如何保护与利用长城资源时,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李严说。

两天的线下授课和实地考察,让长城保护员亲身感受到了长城的魅力和保护的责任感、紧迫性。

“作为长城保护员,我感到很光荣。我会继续守护在一线,不管是日常巡查,还是应对突发事件,都要用实际行动保护好传承好祖先留下的长城资源。”武安市长城保护员张有根说。来自涉县的长城保护员王有廷认为这次培训是难得的学习机会,“听完老师的课,更清楚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,要继续做好一名合格的长城保护员。”

河北省长城保护协会副会长郭建永表示,长城具有独特的价值,守护好长城意义重大,保护好、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,是我们共同的责任。此次培训班对长城保护员进行系统、专业的培训,目的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城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,接续努力,久久为功,为河北长城保护作出贡献。

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杨溪

图片转自武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微信公众

凯发官网首页
网站地图